新闻中心

人体身高体重标准中的BMI指数

BMI指数
  人体身高体重标准中的BMI指数是英文Body Mass Index 的简称,即身体质量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用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以BMI指数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和分级。
  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例如某个人体重为65千克,身高为1.75米,他的BMI=65/(1.75×1.75)=21.22(千克/平方米)。当BMI指数为18.35-23.9时,属于整成范围。由于BMI将体重和身高这两个因素都包括了进去,因此他比单纯的用体重来认定肥胖更具准确性。
 
BMI指数判断标准
 
  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报告:BMI指数每增加2,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就分别增加15.4%6.1%18.8%。如果BMI指数大于等于24,那么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冠心病等严重**的概率则会显著增加。
  由于BMI指数在判断胖瘦时,没有把人的脂肪比例(身体成分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率)计算在内,所以无法准确判断一些人的真实肥胖情况,某些BMI超重的人并不一定肥胖。比如一个运动健将,其身体有着很大比例的肌肉,他的BMI指数就有可能超过30,但他的脂肪比例可能很低,所以不需要减重。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用BMI,不适用的人群还包括未成年人、运动健将、怀孕或哺乳期妇女、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以及正在做重量训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