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操作对于获得准确读数至关重要。 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核心操作步骤
一、操作前准备
1. 仪器准备:
· 检查电量,确保仪器电量充足
· 开机自检:打开电源开关,等待仪器完成自检程序。
· 清洁探头:使用柔软的棉布或酒精棉片轻轻擦拭仪器的测量探头
2. 环境准备:
· 在光线稳定的环境下操作,避免阳光直射或强光照射在婴儿皮肤上。
· 确保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婴儿因寒冷而哭闹或皮肤颜色改变。
3. 婴儿准备:
· 让婴儿处于安静、平稳的状态。
· 暴露待测部位(通常是前额或胸骨中段的皮肤),确保皮肤清洁、干燥,无胎脂、血迹、淤青、皮疹或毛发。
· 如果皮肤有汗水、乳液或油渍,需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干净并完全擦干。
二、测量操作流程
1. 选择测量部位:
· 标准部位: 通常为前额正中(眉心上方)或胸骨正中。
· 原则: 选择平坦、肉多的部位。避开骨骼(如鼻梁、颧骨)、关节、有淤青或破损的皮肤。
· 一致性: 每次测量应尽量选择相同的部位,以便于前后数据的对比。
2. 正确放置探头:
· 将经皮黄疸仪的探头垂直、紧密地贴合在皮肤表面。
· 确保探头与皮肤之间没有缝隙,以免环境光进入干扰测量结果。
· 轻轻按压,但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按压导致该处皮肤苍白,影响血流和读数。
3. 触发测量:
· 按下测量。仪器会发出一道光并瞬间读取数据。
· 测量时,保持仪器稳定,一按看到读数显示在屏幕上。
· 移开仪器,记录读数(单位通常是 mg/dL 或 μmol/L,仪器可设置)。
4. 重复测量取平均值:
· 建议在同一部位连续测量2-3次,取平均值作为终结果。这是因为单次测量可能受压力、贴合度等微小因素影响。
· 每次测量后稍移动探头位置(仍在同一大体区域),让皮肤血液循环恢复,避免连续在同一点测量。
三、操作后记录与判断
1. 记录结果: 详细记录测量数值、测量日期、时间、测量部位以及婴儿的日龄(小时数)。
2. 趋势观察: 黄疸值的变化趋势比单次数值更重要。应定期监测,观察数值是否在范围内或上升过快。
3. 结合临床: 经皮黄疸仪是筛查工具,不能完全替代血清胆红素检测。如果读数较高、接近风险阈值或持续快速上升,必须遵医嘱进行抽血化验以确认诊断。
重要注意事项与常见错误
· 不同部位的选择:
· 前额和胸骨的读数可能略有差异,应固定使用一个标准部位。通常胸骨读数更接近血清值。
· 不要在手脚上测量,这些末梢部位的读数通常不准确。
· 皮肤颜色的影响: 经皮黄疸仪对肤色较深的新生儿可能测量值会偏高,使用时需注意这一点,并结合临床其他指标判断。
· 光疗期间禁用: 如果婴儿正在接受蓝光(光疗),皮肤上的胆红素正在被分解,经皮黄疸仪的读数会显著低于实际血清胆红素水平,此时测量无效。 必须通过抽血来监测。
· 探头清洁: 每次使用前后都必须清洁探头,防止交叉感染。
· 仪器校准: 定期按照厂家说明书对仪器进行专业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提醒: 所有操作和结果的解读都应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家长在家中使用时,应接受过培训,并明确知道何时需要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