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新生儿普遍会出现黄疸?
这主要与新生儿独特的生理特点有关:
1. 胆红素产生过多: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需要更多的红细胞来携带氧气。出生后,宝宝开始用肺呼吸,不再需要那么多红细胞,于是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分解后产生了大量的“胆红素”(一种黄色的物质)。
2. 肝脏功能不成熟:新生儿的肝脏发育还不完善,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很弱,无法及时处理掉体内产生的大量胆红素。
3. 肠肝循环增加:宝宝刚出生时,肠道内的菌群还没有建立好,不能有效地将胆红素随粪便排出。同时,一种特殊的酶还会把已经排入肠道的胆红素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加重了肝脏的负担。
当血液里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沉积在皮肤和黏膜上,使得宝宝看起来皮肤和眼白都发黄,这就形成了“新生儿黄疸”。
二、为什么要监测黄疸?——关键在于区分类型
黄疸本身很常见,但危险在于,如果胆红素水平过高,或者属于某些特殊类型的黄疸,就可能对宝宝造成严重危害。
1. 生理性黄疸(通常无害,但需观察)
· 特点: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能会延长到3-4周。
· 胆红素水平:在一个相对的范围内。
· 处理方式:通常不需要特殊,通过加强喂养(多吃多排,让胆红素随粪便排出)和密切观察即可。
2. 病理性黄疸(危险!需要医疗干预)
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就属于病理性黄疸,必须警惕:
· 出现过早: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
· 水平过高:胆红素值上升速度太快,或峰值超过**阈值。
· 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未消退。
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包括:母婴血型不合、感染、肝胆功能异常、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三、不监测和干预高黄疸的严重后果
这是新生儿必须测黄疸核心的原因!
过高的胆红素(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可以穿过新生儿脆弱的大脑血脑屏障,攻击并毒害大脑的基底节和神经核,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
· 早期症状:宝宝会变得嗜睡、吸吮无力、尖声哭闹、肌肉张力异常(身体发软或发硬)。
· 如果未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为 “核黄疸” ,造成长久性、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
· 手足徐动症(不自主、无目的的动作)
· 听力障碍或耳聋
· 眼球运动障碍(尤其是向上凝视困难)
· 牙釉质发育不好
· 严重的是智力低下和脑性瘫痪。
总结:测黄疸的目的
1. 筛查与鉴别:通过皮测或血检,快速判断宝宝的黄疸水平,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2. 风险评估:评估胆红素水平是否接近或已达到危险区域,预测其发展趋势。
3. 及时干预: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或胆红素水平过高,可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给新手爸妈的建议:
· 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时为宝宝监测黄疸值。
· 学会在自然光下观察宝宝的皮肤和眼白颜色。
· 坚持按需喂养,保证宝宝奶量充足,让宝宝多吃多排,这是帮助退黄的重要自然方式。
· 如果发现宝宝黄疸出现得过早、过重、消退得慢,或者伴有精神不好、不肯吃奶等症状,请立即就医。
总之,给新生儿测黄疸是一项简单、无创但至关重要的健康筛查,是保护宝宝免受严重脑损伤的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