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核心理念与准备工作
在使用任何系统之前,理解其背后的理念至关重要。
1. 发展性视角:评价不是为了给孩子“贴标签”或“下结论”,而是为了了解其当前的发展状况、优势与需要支持的领域,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2.:评价应涵盖儿童发展的多个关键领域,而不仅仅是认知或学业。
3. 客观与真实性:评价应基于孩子在日常活动、游戏和自然环境中的真实表现,而非仅仅是一次性的测试。
4. 持续性: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评价也应是持续进行的,以追踪孩子的进步和变化。
准备工作:
· 熟悉评价工具:仔细阅读评价量表或观察指南,理解每个指标的含义和评价标准。
· 与孩子建立关系:在孩子感到和舒适的环境中,评价结果才可靠。
· 准备记录材料:如观察记录表、相机、录音笔(需征得同意)、作品样本收集袋等。
· 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孩子精神状态好、不疲惫、不饥饿的时候进行。
二、 核心评价方法与步骤
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通常会综合运用以下多种方法:
方法一:观察法 - *主要的方法
这是在高频、真实的场景中收集信息。
· 1. 自然观察:
· 做法:在儿童日常活动(如自由游戏、餐点、户外活动)中,不加干预地观察并记录其行为。
· 记录方式:
· 轶事记录:简短、客观地记录一个特定事件,包括“何时、何地、谁、发生了什么、结果如何”。
· 样本记录:在特定时间段内(如10分钟),连续不断地记录儿童的所有言行。
· 示例:(在积木区)小明花了5分钟用积木搭了一个“高楼”,当小丽不小心碰倒时,他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再搭一个更高的。”
· 2. 有目的观察:
· 做法:针对某个特定发展领域(如语言、社会性)进行聚焦观察。
· 记录方式:使用检核表 或等级评定量表。
· 检核表:列出某项技能的一系列行为,观察孩子是否表现出该行为(是/否)。
· 等级评定量表:对某项技能的发展程度进行分级(如1-5分),进行评定。
注意事项
· 避免主观偏见:记录要客观,避免使用“他很聪明”“她很调皮”这类带有主观判断的语言。
·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不要与其他孩子进行横向比较,应关注其自身的进步。
· 保密原则:评价结果属于儿童隐私,应妥善保管,**相关人员(如家长、教师)知情。
· 评价不是为了排名:永远记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发展”,而不是“评判优劣”。
总结来说,使用儿童发展评价系统是一个“观察-记录-分析-计划-行动-再观察”的动态循环过程。它要求使用者成为一名用心的观察者、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支持者,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儿童在其自身基础上获得充分、快乐的发展。